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048章 第四十八章

關燈
第048章 第四十八章

崔閭沒料自己的一番操作, 會引得向來沒心沒肺的幼子突然成長了起來,竟然知道憂慮府庫存銀夠不夠他揮霍的事,並且開始不動聲色的, 將目光落定在藏起來的那條海船上。

有了礦址和海航線,他內心開始蠢蠢欲動。

老爺子好不容易想開了,知道把銀子拿出來花了, 甭管有沒有規劃,是不是大手大腳, 這物極必反後頭, 跟著的必然是一顆傷懷的心。

崔季康就認定,肯定是因為母親的離逝刺激到了老爺子,偏老爺子這個人一向內斂舌拙, 不好意思在小輩們面前表現的太痛苦, 於是強撐-昏厥-蘇醒之後, 便發生了這與之前極度反差的行事風格。

他爹定非如表面那般,與母親是對相敬如賓的夫妻, 他羞於出口的內心裏,定然愛重極了他們母親,非如此,不能解釋他如此反轉的行為舉止。

兄弟幾個在崔閭第一次掏出家底,按人頭開始分錢的時候,就默契的咽回了質疑問詢之意, 若這散財之舉, 能叫他從亡母的悲傷中抽離出來,就隨他散吧!

有些人的悔恨是隱藏在骨子裏的, 透過現象看本質,就應該能體味出老爺子的彌補之意, 沒能叫他們的母親在生前享受過錦衣玉食的生活,爾後所有的異常行為,都只是為了彌補之前的虧欠,逝者已逝,那就將實惠彌補在她最掛心的子女兒孫們身上。

那錢花的越多,精氣神就越足的樣子,正應對了他一點點在修覆的傷痛內心,所以,作為兒子們,當以最大的能力,支持幫助老父親,從亡妻的悲傷裏走出來。

花錢使人快樂,那就花吧!

反正他們兄弟幾個,總有辦法搞到錢的。

以前是沒資本運作,現在他們手裏都有了足夠多的本錢,想要錢生錢,總歸要比尋常百姓容易的。

特別是在搶了一船財物回來後,崔季康就更有信心,能憑借自己的能力,叫老爺子繼續揮霍著過日子了。

等收到大哥的來信,知道會有一漕船的金磚,通過水路轉道雲巖山偷運回來,那顆憂慮銀錢不夠花的心啊,徹底收了回去。

兄弟齊心,其利斷金。

大哥在信中說了,這批金磚是秘密起獲的,走陸路會被那幾位大人發現,趁夜使漕船走水道送回來,既不打眼,還不用擔心被人發現,叫他註意好時辰,到點去雲巖山礁石灘那塊地守著。

崔季康揣好了信,眼珠子轉了一圈後,就去找了林力夫。

再沒有人比他更合適,去跟押送東西的漕船人打交道的了,兩人在海上走了一遭,很是生出了點生死之交的友誼來,請他不驚動老爺子的,帶幾個人跟他去接船,當沒有節外生枝的事情發生。

柏源哥太謹慎了,崔季康實在是受不了他那欲言又止,跟要死諫般的樣子,想想以後就要與他共事並長久相伴,那腦仁就開始忍不住抽了。

不是說他不好,而是太死板的人說不到一起去,事也有可能做不到一處,屆時恐怕就不止是頭疼這麽簡單了。

崔季康撓了撓腦袋,有些哀愁的想,柏源哥要是能像元池哥那樣活絡些就好了。

兒子們內心的想法崔閭是不知道的,但他們揣測裏的彌補之意,卻意外的切合了他的本意,雖將他美化成了深情人設,可若能促進他們兄弟同心,那深情就深情吧!

總歸,他確實如亡妻預料的那般,是不會有續弦的念頭的,如此,這美好的誤解,也就不必打破了,就叫他們誤把自己想的那樣,當成守望相助的動力吧!

家和萬事興啊!

崔閭開始大力的發展滙渠民生了。

縣衙沒有主官,可縣丞、主薄和教諭都是本縣鄉紳子,主薄崔茂是在崔弦被汙瀆職包庇罪革了之後,由崔閭與張廉榷疏通後補上去的,因此,可以說,整個滙渠縣,有沒有張廉榷,都一樣運轉,甚至都少了中間掣肘的人。

張廉榷一心想往外調,根本不曾起收服人心的念頭,手下這幫人與他都處的面子情,有事秉事,無事也沒有私交竄門之說的,他府上的女眷就更別說了,跟與下屬家的女人結交,會墮了身份似的,眼睛只盯著府城人家。

孝敬是一點沒少收,笑臉是沒見多一點,姿態擺的跟皇親一般,難以巴結上,久了之後,各家也都摸清了這一家人的脾性,也就失了攀交的心,只逢年過節意思意思表示一下而已了。

你想啊,崔大老爺對張大人有那麽大的知遇之恩,他家的女眷都得不到青眼相看,聽說連定的娃娃親都不認了,可見背地裏定有張大人的指示在,也甭扯什麽女人家頭發長見識短的,再見識短,人情事故總該懂,即便瞧不上縣裏的小富太太們,也當做個樣子走走過場,像這麽不把縣鄉家女眷當回事的,背後就有男人的態度在,前朝後宮,前衙後府,自來都是一個整體。

因此,縣老爺家裏這一門子人,與縣上鄉紳的交集,只限於每年征徭役收稅課等政務要事,至於百姓總體過成什麽樣,主打一個聽天由命,反正窮也不能更窮了。

崔閭通過族弟崔茂的口,提出想要為滙渠百姓做些實事的話,經由除縣老爺外的三部頭一致舉手表決,很愉快的表示願意大力從旁協助。

他們又不傻,這民生若發展好了,他們這些微末小官們可都有可能憑功升遷的,既不用花縣庫裏一文錢,當然也沒錢,又不用他們強征免費徭役,搞得民怨沸騰,崔閭全權承擔了鋪設官道的所有費用,只叫他們領著衙差維持公共秩序,起個監督工作,表示由官府督建的工事,聲名都帶著他們沾光的樣子,這有什麽不樂意的?跟天上掉餡餅了一樣的。

所以,樂意,都個個樂意極了。

然後說,用碾石夯土壓出來的官道,晴天一身灰,雨天照樣泥,且還得時不時的派人維護,算了,幹脆一步到位,發動全縣百姓,去雲巖山後頭的淺灘處打礁石來,他們縣也沒有會燒磚的,不然青磚鋪路更美。

有人就提議往隔壁縣去買,他們剛好在隔壁縣有人,能便宜點賣給他們,崔茂是個有話就直說的主,眼一翻就跟人嗆道,“敢情花的不是你家的銀子,還青磚鋪路,你咋不說用滲了糯米的黏泥縫路牙線呢?”

那人被噎的沒話說,且私心裏也確實有想撈點好處費的意思,這麽大的工事,隨便哪裏摳一點出來,他們整年的俸祿就有了,都屬官場默認的規則吧,但差就差在,這工事是崔家的,崔茂又跟崔弦完全不一個脾氣,從補上主薄開始,就沒給過誰好臉色。

他心裏很是記恨他們,在崔弦被汙罪時,同衙的僚屬們,居然沒一個站出來替他辯一句的,人情淡泊如此,他自然也懶得維護,反正你們氣我又幹不掉我,憑我族兄在此,你們就是有氣也得憋著。

因此,他在縣衙裏的行事,很是個乖張的存在,沒有與縣丞、教諭搞交情的意思,卻將衙差籠絡的為其奔忙。

崔閭說要整修官道,以及順手將縣上幾條主幹道一並修了的事,依崔茂的意思,他一個人就能招集到縣屬衙差幫忙,很不必拖帶那幾個不要臉的家夥們一起幹,半點功勞都不想帶他們分,可惜被崔閭否了。

出錢修路,盤活縣商業街,帶飛全縣百姓過好日子,他們崔氏一門不能獨攬,錢不錢的另說,功太大了容易招人深扒,若再遇上個類張廉榷那樣的,沒事都給你整出個事,那這利民之舉不僅會半途夭折,還會牽連上他們整族人,只有把開的盤子上多拉些人上來,哪怕就白分潤些功勞出去,一旦利益相關互相牽連,再有外人想朝他們內裏伸手動手腳,就不是他們一家對抗,而是一整個縣紳富戶們,一齊矛頭對外了。

屆時,再有深度參與後,明白了其中利益的百姓們,他們崔氏整族人都會被當寶一樣的維護著,一丁點流言蜚語都濺不到身上,絕對的處於安全豁免圓框裏。

崔茂只能忍了氣性,與那些平日裏看不順眼的同僚們一起議事,但那腦瓜弦一直在緊繃著,看有人想占他們崔氏便宜了,那眼一瞪聲一嗆的姿態,直能叫整個議事廳冷上半刻鐘。

崔閭作為出資方,也是本縣最大富紳的身份,即便縣老爺不在,由縣丞主理會議,他也坐了左手第一個的位置,與族弟崔茂對面而坐,在他弄冷了場後,會給予眼神警告或制止。

當時挑他來補崔弦空出來的位置時,就有考慮過人善被人欺一說,崔弦是他按當時走低調線路時用的人,結果太低調了,反而遭人擠兌擺弄,所以當選中崔茂時,他的要求只有一個,把位子坐穩,不要怕與人爭辯,該強硬的時候絕不能讓步,莫再讓人欺辱了。

結果,他就在縣衙裏得了個玉面無常的綽號,沒有被套麻袋,可能就因了他那張白面皮似的臉,長相跟脾氣完全相反,也是出人意料的存在。

崔閭打破沈默,轉眼問方才提議弄青磚的人,“約莫能便宜多少?若真能談下來,我倒不介意給縣主道兩邊的房子,都改建成青磚瓦房,還有那商鋪,亦可統一了規格,由縣工事總攬,做成青磚樓房,如此,等之後官道通了,有商戶來賃,就咱們縣這整體一致的建築風格,當能留得住人。”

那人眼睛一亮,忙拱手起身,“崔老爺,隔壁縣管燒窯的,是我家夫人的表妹夫一家,若能做到包窯整燒,當能以最低廉的價格拿到,只……”

說著一咬牙道,“也有炸窯毀損的風險,是以,包窯的價格才會比單挑便宜,您看您選哪種?”

崔閭望著他摩搓著手指道,“包窯吧,如果縣道兩邊的商鋪和人家,都要統一建築風格的話,用到的青磚數量絕對不小,你夫人那表妹夫總不能窯窯燒炸吧?按他的成功率算,我只要有八成成窯率就行,你若能談,就去談,談不成就算了,反正也是個添頭的事,不急。”

那人臉上立刻高興了起來,再三保證,包窯的成功率,必定在八成之上。

坐下來時,與身邊幾人眼神交匯,一副心領神會樣,只把旁邊的崔茂氣綠了臉,很不開心。

崔閭沒理他,而是繼續道,“咱們滙渠一向缺水灌溉,明明背靠江河,卻從沒有過徭役往那片開鑿水道的工事安排……當然,我也懂你們的為難,畢竟上官沒發話,沒有往民生上發展的意思,每年徭役有定量,放人過去往往鑿不出半裏水道,就過了役期……”

其實都是借口,總體上官不想操這份心,也不想讓底下徭役因鑿水道累出傷弄出命,惹了官聲不好聽,如此,才年年當看不見百姓缺水似的,不予規劃引水歸農之事。

張廉榷的名言:無為而治。

別把他想的太高深,就只純純字面之意,無為,不作為而已。

崔閭假裝看不見眾人交匯的眼神,而是道,“徭役苦重,諸位大人體恤百姓,未有驅策奴役之舉,實乃我縣百姓之福……”

除了崔茂冷冷自鼻腔裏哼出一個音,其餘人皆喝茶的喝茶,看掌心的翻著掌心,甚至有屁股底下像突然長了針似的,不停騰挪似坐不住的,崔閭統統都當看不見般,繼續道,“如今秋收剛過,農田需堆肥養地,百姓們手頭事務不重,且按往年規制,徭役期也將到來,我算著官道工期,以及縣街道修整日子,便自作主張的以為,咱們縣裏,還是當有一條屬於自己的灌溉渠,免得以後子子孫孫的,一到農耕時節,就得往隔壁縣借水,搭進去的徭役補力,以及被免費借走的農具耕畜,又不知要耗出幾家悲苦,長此以往,只我縣百姓要仰人鼻息過活,生過的與人矮一頭似的,爾等作為本縣父母官,我亦作為本縣有功名的鄉紳代表,實不忍再看百姓們如此苦累傷痛,索性就趁著這次整修官道,一並發動人力將這水渠給鑿出來吧!”

他們今日是以茶談形式開的議會,畢竟不能代替一縣主官行政,去縣衙議事,按崔閭的身份,在那邊也多不便開口說話,如此,他就讓崔茂以品茶的名義,邀了縣衙主事的幾位,一並到了崔宅府上,於偏廳裏商議。

其實有李雁這個官身在,就算她不是管民生這一片的,用一用她的官牌,也能虎假虎威的勒令這些人做事,但地頭蛇的優勢就在於,他能用很漂亮的表面文章,讓你幹不成想要幹的事,崔閭深知這些人的尿性,索性提都沒提李雁,也在工事用度上,明確的讓了兩成利。

那包窯的青磚,按成功率八成算,那兩成的“炸窯”率,就是給這些人的幫工勞務費。

不然,人家一個官,雖然芝麻大點吧,又憑什麽任你差遣呢?又哪來的時間跟你擱這喝茶閑聊?

都是金錢的驅動力而已。

廳內的氣氛很快恢覆了熱鬧,既然青磚之事讓有了松動,那官道的夯土結構層也有可說道的,就如那糯米灌漿法,一早就是記載在古籍裏的城防工事,能讓城墻更結實不易受風損雨蝕,只百姓肚子都填不飽的年份,這用於城防上的消耗,就被一減再減,至終成了個文字記載。

官道若用打上來的碎礁石塊填充,那為免石縫銜接處不平整,或經由馬車人踩後凸起崩裂成坑,就必須得有黏合的東西填充,再沒有比用滲了糯米漿的黏泥更好的了。

崔閭知道馬無夜草不肥,有些回扣讓步在明處,比之後在工事用度上偷工減料來的好,於是沈吟數息,還是點了頭,將此項工事交托給了縣丞主理,而前頭拿了青磚買辦權的,則是縣教諭。

崔茂哼哼的氣不憤,但也知道崔閭點了頭,這事也由不得他更改,悶悶的不大開懷,而崔閭安排好了其他的工作後,就將眼神落在了他身上,問,“鑿渠引水的事,你能做麽?”

畢竟是最耗勞力的地方,崔閭也不敢將之交予旁人,若遇上個激進又脾氣不好的,驅役百姓不當人使,再給弄出人命來,那好事就成了壞事,是以,這項工事還得放在自己家人手上。

崔茂擡起頭環視一周,見同僚們俱都拿眼瞅向他,一時挺了胸脯道,“能做,大哥只管放心,交給弟弟,絕不會有差。”

崔閭當著所有人的面提點他,當然也是連帶著提點其他人的意思,“咱們這次與征徭役不同,發了話是有償征役,就一點也不能苛刻,一個時辰大小人頭按五十文到二十文算,中間供應兩頓餐食,另到了歇息點,務必將人全放歸各家,便是有人想多做多掙,也絕不許使其勞役太過,因是有償用工,便也不拘著時日趕工,到明年春耕,至少還有三四月,這期間,撿著重要工事先做,其他的輔助雜活,就雇了願意出門的婦孺做,工錢跟男人們的一道算,有小孩子的人家,十二歲之下不許用,十二歲往上若有願意為家裏承擔開支的,視他們的身體情況分派活計,咱們就一個要求,不要驅使的百姓出人命,告訴他們,咱們家做這工事,非一時興起,只要咱們家一日在這縣上,這工事長長久久的總會開展,不用擔心今日有做,明日便沒有的情況,說了要為百姓辦實事,咱們家就不會食言,嗯,以我崔氏宗族百年名望做保,叫他們把心放肚子裏去。”

崔茂有些動容,在崔閭說話時便起了身,其他人也陸陸續續的起身,聽訓般的聽完了崔閭邊思邊想著歸納出來的意思,一時間俱都感覺胸膛中似有什麽東西在左沖右突一般,莫名的覺得自己存於心的小心思,顯得那樣不合時宜,小人做派。

滙渠縣建衙以後,好像就沒有人這麽起過念的為百姓著想,縣老爺都不做事,叫縣屬們怎麽幹?自然就都開始以自我為中心的謀劃了。

沒有人真心誠意的為百姓們著想過,灌溉之事都知道是個難題,可誰會提起呢?大麻煩事,但凡起頭,能不能做成是一碼事,會不會因此惹一身騷,才是正常人做事之前首會考慮的。

方方面面,導致了滙渠百姓靠江竟然沒水用的窘境,其他縣哪個不暗地裏嘲笑他們呢?屍位素餐都砸臉上了,卻都沒能撼動張大人勵精圖治的心。

崔閭嘆息,感慨道,“經歷府城一遭,方能明白我滙渠百姓的日子過的有多苦,從前是我太狹隘了,只管門前雪的自己過自己的日子,沒曾想過左鄰右裏鄉裏鄉親們……哎,人年紀大了,看不得天災人禍的……”

府城那邊的動靜鬧的如此之大,滙渠再偏僻,風聲也傳過來了,崔閭和張廉榷同往府城嚴大人府上吃酒的事,縣裏也知道,只他回來了,張大人卻遲遲不見蹤影,一問之下,方知他竟是與嚴大人一道,先被關在嚴府,後來又被幾大當家邀請做客,再之後,人便不見了。

崔閭受傷被擡回府的事,第二日便傳遍了縣裏,張廉榷的家人來問,一副質問的樣子,怪他沒有以身涉險的替張大人擋災,或做到提醒避禍之責,叫崔仲浩拿了棒子打了出去。

再之後,張廉榷的兒子親自登門,賠禮都還挺直著腰,求人還擺著高姿態,叫崔閭瞬間隱沒了弄死張廉榷的愧心,當然,也沒給張家人任何尋人的線索或渠道。

沒有了張廉榷,張家人在滙渠縣就什麽也不是。

他家不死心,驅車帶著幾個家仆護院,往府城嚴府找去,結果連府城都沒讓進,武弋鳴和王聽瀾將府城戒嚴了,任何人不許進出,他家在府城門洞處守了兩日,無奈只得回轉回縣裏。

崔閭也沒替張廉榷遮掩的意思,撿著能說的通過崔茂的嘴,告訴給了縣衙其他人,於是,所有人就都知道了,張廉榷張大人,竟然在府城變天的形勢下,站錯了隊,幫著嚴大人和那幾個把持經濟的當家人攪和在了一起,那從保川府過江的幾位大人也在找他,至於找到了會是個什麽結果?

呵,懂的都懂。

這下子,張家人才慌了,張廉榷夫人帶著兒媳,上崔家大宅遞貼子,吳氏跑來請示公爹,崔閭只道不必應酬,如此,張家人沒能踏入崔府門的消息,如插了翅膀一樣,飛了出去。

等他們再去投另幾家帖子的時候,看懂了風向的老滑頭們,一個個如泥鰍似的,避而不見,張廉榷兒子不死心,跑進府衙,拿出衙內的架勢,想要調動差役和衙內屬官替他辦事,最好能以滙渠縣縣府的名義,往府城內遞帖子,借拜會新官的名義,帶他入府城找人。

可這時候,誰還理他呢?

以大鬧公堂之罪,用夾棍將人給插出了府衙,引得來往的百姓紛紛駐足指指點點,張大公子羞的遮袖奔逃,回府後就“病”了,再不肯出門求人,爾後,便只有張府女人四處奔走,再沒了往日仰面朝天的驕傲。

崔閭突然要以巨資修官道,鋪縣主幹道,籌蓋新建統一規制的房屋,做什麽示範縣的舉措,在某一方向,更證實了縣衙屬官們私底下的猜測。

肯定是張大人在府城得罪了上面來的大官,崔老爺受其連累,也在大官老爺們面前掛了號,雖現在看著沒事吧,但誰知道那些老爺們騰出手來,會不會秋後算賬,再找他麻煩?

如此,他倒先舍出家財來,為滙渠為百姓做善事,說好聽是菩薩心腸,說難聽點,也未嘗沒有花錢消災的意思呢?

至於向那些大官老爺們行賄,別鬧了,誰不知道江對岸的朝廷裏,對行賄受賄處罰極重,崔閭想行,怕也沒人敢收。

嗯,這曲線求國之計,倒也做的不錯,雖有私心,可事和錢都是認真的在做,倒也確實能感動一把子人心的。

整個滙渠開始動了起來,全縣百姓在官衙門前的告示欄裏,聽清了布告上的內容,那專門請來為不識字的百姓作宣讀的老童生,搖頭晃腦的,將由崔氏主倡,並將全額出資,修官道,鋪縣主幹道,統一商鋪規制,以及開鑿灌溉渠的事,一一解釋清楚後,直接炸響了全縣百姓人家的床前飯桌,接連幾天,都在熱烈的討論將要開展的建設工事。

崔閭找了崔茂到跟前,遞了一封信給他,“你去府城跑一趟,找畢大人拿路牌,去碼頭找元逸,那邊有一倉庫農用工具,還有大鏟砍刀,用來鑿礁石,開水道甚為有用。”

崔茂眼睛都瞪圓了,“大哥,你能進府城啊?”

崔閭意味深長道,“我若說能,那張家人能罷休?行了,去了你就知道了,找到元逸告訴他,家這邊有我在,叫他好好做事,多看多學……唔,若遇上畢大人,甭管他問你什麽,你就說不知道,若問縣上的變化,你就如實說,比如要那些工具做什麽用的,不問你也得找個機會透給他……”

崔茂哦了一聲,想不明白,看崔閭也不會給他解釋的樣子,只得領了幾個人,套了車往府城去了。

崔閭也沒別的意思,只是想通過畢衡的嘴,讓武弋鳴和王聽瀾們知道,他在滙渠縣裏做什麽,頂好等他們將府城的事料理完了,能親自來縣裏看一看走一走,那樣,便是再有不對付的人想暗中做手腳,也該掂量掂量他能不能碰了。

上縣代節縣,就是年年賣水給他們灌溉的縣,靠著滙渠百姓替他們補徭役的惠利,年年政績優異,縣上財力豐厚,崔閭已經能想像得出,他們現在正翹著腳,等待著滙渠縣的百姓,過去幫他們服徭役,以換取來年的用水量,等再過十天半個月,他們不見人,就該知道滙渠縣裏正在整頓的所有工事了。

用腳指頭想,那邊也不會幹看著這邊工事順利的,崔閭得防止他們使壞,得叫周邊的縣鎮都知道,他滙渠的靠山到底在哪。

且不說崔茂去了府城後,受到怎樣的沖擊和款待,就崔閭料理完所有事後,才恍然發覺自家的小五,竟然安分了好幾日。

他找來吳方詢問,“最近可有看好季康?他沒又弄什麽幺蛾子吧?”

吳方扶著腰刀沈聲答道,“沒,五少爺前兩日都很安分,只昨夜裏出去了一趟……嗯,把林力夫也帶出去了。”

崔閭眼角跳了跳,不知怎地,竟有種不太妙的感覺,又問了一句,“大少爺可有信回來?”

吳方點頭,“前個到了一封,指名給的五少爺,但那之前,是五少爺先去的信,林力夫幫傳的信。”

這就是府城裏的貓狗道了,張家人在府城門洞子邊上守了兩日,連個口信都沒人幫送,更別提獲得裏面傳出來的消息了,但換成林力夫,他只管往城門洞邊轉一圈,就什麽消息都有了。

崔閭覺著頭有些疼,為小兒子的跳脫頭疼,揮了手道,“你去帶兩個人,往曲訓營洞裏看看,我總覺得那小子沒憋什麽好屁!對了,找人一定要看住了那船,跑了我拿你是問。”

其實最好的辦法是把船鑿沈了,這樣就不用擔心小五會偷跑去掘寶,也不用擔心被人發現後,會洩了一船財物被偷運回來的事,可崔閭到底沒舍得鑿,想著回頭歸入進漕船隊裏,也是一項簡省。

一條船,尤其是能進海的海船,一艘的造價上萬餘,真鑿沈了,那可真是太浪費了,崔閭還沒真到視金錢如糞土成那樣,所以,只能派人十二個時辰不錯眼的看著。

吳方抱拳,答了聲是,便叫人往山後頭去了。

崔閭揉著鼻梁,剛想閉目小憩一下,就聽見李雁跟小閨女的說笑聲,由遠及近的傳了過來,二人手拉著手的,旁邊還跟著個剛蹣跚會走的小丫頭,兩大一小的往他這邊來了。

“爹(崔伯伯、阿公)……”,三聲不同樣的叫喚聲,讓崔閭重又打起精神來。

崔幼菱跟李雁年齡相仿,最是能玩到一起去,這幾天都是由她帶著李雁在族裏轉,走家訪戶的做一些登記工作,崔秀蓉因為前夫的事,心情一直不大好,不僅拘了兩個孩子在身邊,自己也不出門了。

李雁上前拜了一禮,沖著崔閭露出八顆牙的笑來,“崔伯伯,我給你們族裏的婦協會重新擬了個章程,幼菱姐看過後說還行,叫我拿來給您看看。”

崔閭點點頭,欣慰的看著她,“你最近精神頭不錯,想來在這裏是住得慣的,沒事,慢慢來,不急。”

說是這樣說,但還是伸手接過了李雁遞過來的記事薄,暫時也不看,而是看向了地面的一小團子人,瞇著眼睛輕聲細語的,“喲,這是哪個?來阿公跟前轉轉。”

那小人就在母親的示意下,小心的走前兩步,停在崔閭面前,張手討抱,“芷然呀,阿公抱抱。”

崔閭就手一伸,把人抱了起來,驚的崔幼菱都忘了吸氣,她自有印象起,好像她爹就沒抱過小孩,那麽疼愛的長孫,他爹都沒大抱過,至少人前她沒有見抱過。

小芷然縮在阿公寬厚的懷裏,仰臉問他,“阿公,芷然為什麽不姓崔?他們說芷然不是崔家的孩子。”

崔閭眼神沈了下來,望著又被女兒的話驚嚇的氣都不敢喘的小女兒,“誰在孩子面前說的?”

崔幼菱縮著手腳,小聲道,“他們……倒也,倒也沒說錯,下次,下次女兒不帶她去跟族裏的孩子玩就是了。”

崔閭皺眉,望著一向性子就挺糯的小女兒,旁邊李雁倒是很會打抱不平,跳出來道,“這我知道,我在旁邊做登記的時候,就聽那些大孩子跟芷然這麽說的,但我看幼菱姐也不反駁的樣子,就沒阻止,省得被人說大人攙和小孩子的嘴角,但是崔伯伯,我覺得幼菱姐的反應不對。”

崔幼菱有些手足無措,在老父親的眼神下站的顫顫驚驚的,頭一點一點的低了下去。

崔閭看著她,半晌才嘆了口氣,“你是不是覺得,和離了回娘家,以後就要靠兄嫂過日子,覺得不惹麻煩,少給他們找糾纏,就是你客居人下的禮節了?幼菱,這是你家,跟你和不和離沒關系,你姓崔,就一輩子能光明正大的呆在娘家的資格,包括芷然,我接你們回來,是想你們不受氣的舒心過日子的,不是叫你們有寄人籬下,憋聲憋氣的過活的,幼菱,你實話跟爹說,你和你姐姐,是不是都有這個想法?覺得寄人籬下了,就理不直氣也不壯了,連孩子受了委屈編排,也不敢反駁?”

李雁在旁邊把頭點的小雞啄米似的,跟著發表自己的意見,“崔伯伯,我知道幼菱姐和秀蓉姐的心理,她們是因為嫁過人了,覺得回娘家是拖累,就不敢像未嫁前那樣敢肆意過日子了,這種情況在北境也有,出嫁的女人沒有家,後來我師傅就單獨給這些女子開了女戶,就算回不了娘家,自己單立一戶也能成家,娘家若好的,貼補著些,她們的日子應該會比在兄嫂眼皮子底下自在多的,這不是生分不生分的問題,而是人性陋習,我師傅就說了,從古至今都存在,改不動,就只能在現有的條件下,替她們多爭取些福利好處了。”

崔閭望著低垂了頭不說話的小女兒,又回想起之前長女落淚的情況,雖然家裏也沒人苛刻她們,掌家的吳氏更不敢對這兩個姑子有任何言語沖撞,可到底應該是不一樣了。

他一個當爹的,到底不能事事想到女兒的心裏去,連兩個女兒在家裏過不開懷的情況,還得借著別人的口知道,一時間,就也說不出怪責孩子的話來了。

沈默了一會兒後,崔閭才道,“回頭,我給你跟你姐姐各立一個戶,你們手裏也有銀子,鎮上剛好要改建統一建築宅院,你跟你姐姐去鎮上挑一處,等建好之後就搬過去住吧!”

也能過的自在些。

崔幼菱愕然擡頭,眼睛裏瞬間濕潤了起來,囁嚅著嘴唇道,“爹,是女兒們不孝,讓您操心了。”

崔閭擺手,抱著小芷然順著她的後脊梁背,輕輕撫著道,“是爹沒考慮周全,到底這個家以後都是你哥嫂的,有我在,他們自然不敢說什麽,便是族裏人的七言八語,爹也能幫你們彈壓,可萬一哪天爹不在了……你們……哎!”

兒女債,甭管什麽時候,都有操不完的心。

崔幼菱靠著李雁默默垂淚,卻到底沒拒絕為她和長姐另立女戶的事。

客居娘家雖說生活方便,可到底心理壓力也很大,不關乎兄嫂好不好的事,而是她們自己心裏先給自己區分了內外人,再加上世俗的眼光,不如立出去獨過,反正都在一個縣裏,住近些並無兩樣。

崔閭這才展開來李雁的本子,看著上本列舉的條款,從哪裏開始做什麽措施來保障女人權益,都寫的非常詳細,有些甚至過於苛刻了些,或者急迫了些,崔閭將之圈出來,等看過一遍後,才道,“有些條目還是太過激進了些,需再改改,滙渠不比北境,沒有武力震懾,有些律法是普及不下去的,但你能想到從婆婆輩動搖觀念,倒是比她們姐倆更有經驗些,如此,等縣裏工事一開,男女同工同酬一實施,你這冊裏關於夫妻話語權側重問題,應當就能解決了,呵呵,不錯,短短時日,倒真讓你摸出了門道,回頭帶著你兩個姐姐再把……”

話沒說完,就見吳方大跨步走了進來,見崔閭跟前有人,立刻停了腳往邊道上站,崔閭看了他一眼,就對著崔幼菱跟李雁道,“你們先回後院休息,回頭再說。”

崔幼菱抱起女兒,路過吳方時腳步頓了一下,然後就在李雁的催促下回了後堂。

吳方眼角餘光見人走至沒影後,才上前對崔閭耳語,“大少爺送了一漕船的金磚過來,五少爺帶人昨夜裏接進了曲訓營洞裏了。”

崔閭扶著腦袋,感覺頭有些暈,更有種自己白忙了一通的窒息感。

這都沒完,吳方又從袖裏抽出一封信,“五少爺不敢上您跟前來,叫我把這封信給您,說是大少爺讓帶的。”

崔閭一點都不想看,可最終還是抽過來展開瞄了一眼,其他什麽問候話,日常行事述陳等,都沒看,他只看到最後一段內容,“……王將軍已擬了條陳,將父之功報予了朝廷,畢總督予兒準話,言不日父將正式接任江州府臺一職……”

最後還有一行小字註解,“兒以僥幸為由,推脫了起底蔣家財富之事,武將軍和王將軍搜索的幾家,仍一無所獲,兒依畢伯伯所授,未以鹽場全權交托,雖有挾功以求之嫌,可父之功足可抵萬冊群書,勝一任地方府臺足以有餘,朝廷以才學選能,父當有一席之地,兒擅作主張,替父求官,望父勿怪!”

崔閭盯著信紙看了很久很久,久到吳方都疑惑的要出聲問他怎麽了,這才輕咳一聲道,“無事,你讓小五回來吧!告訴他,我不打他。”

他的兒子們都成長了,在他不知道的時候。

“爹、爹……”崔仲浩從外面快步走了進來,臉上堆著喜悅,“我們請的先生到了。”

族學建了近一月,終於把孩子們上課的地方收拾了出來,今天先生到後,過兩日,族學就能正式開課了。

崔閭瞬間提起了精神,笑著點頭,“辦的不錯,回頭你擬個告示,就說崔氏族學,歡迎全縣向學者前來聽課,並免費收錄十齡童以下者,入學同崔氏子們同聽同講同吃同住。”

敞開族學,對外招生,是他在擴建族學時,就起的念頭,崔氏族學,會成為滙渠縣的地標建築,也是他留給後世人的精研禮物。

崔仲浩啊了一聲,有些肉疼,小聲道,“爹啊,進學的花費很貴的,咱們家……”會供破產的。

崔閭望著他,只淡淡的又說了一遍,“崔氏族學,不限姓氏入學,老二,你也是讀書人,既知進學花費很貴,就也該更能體會無錢向學的苦悶,咱們再怎麽樣,也不會到揭不開鍋的地步,放心去辦,銀錢之事,無需你發愁。”

崔仲浩還是一臉愁悶的走了,但卻沒往外走,腳一拐就回了後院,找到了自己的媳婦,拉著她到內室說起了悄悄話,“你娘家那邊的生意,咱們能摻一腳麽?媳婦啊,爹給了咱們那些錢,總不能放手裏吃灰吧?你看看岳父那邊,能不能帶我們一帶?”

他媳婦孫氏都驚了,伸手摸向他的額頭,“你沒發燒吧?你不是一向視商賈為賤業麽?我從前跟你說盤鋪面的事,你是怎麽罵我的?滿身銅臭?一身市井味兒?……”

崔仲浩連連作揖請罪,好媳婦美媳婦心善的媳婦,一溜的哄人話全出了口,哄的孫氏臉都紅了,夫妻倆個頭一次大白天的行了一回事,完了後,孫氏才道,“還真有門生意能做,就怕爹不許我們往裏摻。”

說著,就將她娘家那邊的生意門路說了,“……海鹽場那邊你放心,都走的正當途徑,只沒有官家放的引子,是以……”

販賣私鹽啊!

崔仲浩搖了搖頭,把著媳婦的手道,“這怕是不行,叫爹知道可不得了,你最好回一趟娘家,叫岳父他們把手收了,你記著,再大的利,也別碰這個,爹知道了,會把我們逐出去的。”

說著,見媳婦白了臉,忙又安慰道,“你們家要真想做,回頭走正規渠道,弄個官引子,爹那邊有途徑……你也真是的,現成的人脈你不曉得用……那李大人……”

夫妻倆又咬了一回耳朵,孫氏這才知道,自己竟然嚴重低估了李雁的背景,捶了把丈夫的胸膛,“你怎麽不早告訴我?哎呀呀,快起開,我得趕緊回一趟娘家去。”

崔仲浩擰眉將人拽了回來,“你別不是已經把錢投進去了吧?媳婦,你給我說實話!”

孫氏眼神閃爍,也不敢看丈夫,而是道,“不算我們投,算借,你放心,我娘家不會坑我的。”

但崔仲浩總有種不太妙的感覺,再次告誡她,“回去找你父兄擬張借據來,不然真出事了,你說不清,我也說不清,爹那邊定不會輕饒了你我。”

孫氏心不在焉的應了聲,整理好衣裳,帶上丫鬟護衛們匆匆出了門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